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我校广大干部师生心系国家发展,纷纷通过网络、电视、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及时关注“两会”动态,掌握“两会”热点,了解“两会”内容,学习“两会”精神。
师生们一致认为,过去一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两会”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扬“三牛精神”,乘势而上、再创辉煌,为实现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建筑大学的目标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校党委书记董玉宽:新起点引领新跨越,新发展激发新动能。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梳理和总结“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答卷”。报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深刻阐述“十四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2021年重点工作,特别提到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为学校下一步抢抓机遇、谋划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极为关键的五年,也是学校向着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建筑大学迈进的关键五年。围绕国家和辽宁“十四五”发展目标,学校党委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力破解发展难题,深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改革,主动适应服务地方和辽宁振兴发展需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雁: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和“两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工作交接点上,2021年全国“两会”注定意义非凡、备受瞩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作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者,我们要切实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奋斗历程激励广大师生,用党的历史经验指导工作开展,用党的实践创造启迪工作创新。继续激发“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讲好善用“大思政课”,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道德涵养与文化支撑,以奋进姿态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发展改革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栾方军:“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关键五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擘画了我国在新发展阶段的宏伟蓝图。面向“十四五”,我们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笃定目标、真抓实干,为学校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建筑大学”夯实基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任巧华:沐浴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春风里,“两会”于万众期待中隆重召开。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内涵深厚、意义重大,让人倍感振奋。报告见证了2020年党带领全国人民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擘画了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务实高效、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政府,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内容。借着“两会”召开的春风,思政课教师将乘势而上,砥砺奋进,立德树人,在思政课堂上使学生深刻地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大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管理学院辅导员焦红超:在极不平凡的2020年,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战疫情、促发展、稳增长、保民生,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果,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今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凝聚力量、鼓舞士气,为守正创新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强起来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岗位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将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教育引导学生扛起责任和担当,以时不我待的奋进姿态迎接建党百年。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科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舒: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经济发展步入新发展机遇期、“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习贯彻2021年“两会”精神是新时代研究生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有道德、有纪律的青年。应当立足当下,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努力进取、奋发有为,不负新时代,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再立新功。
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学学科2019级硕士研究生熊鑫博: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今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着更多更高的期望,牵动着全世界的目光。“两会”代表委员担负着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国家交付的光荣使命,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非常引人注目。“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代表委员们积极参政议政,发出时代“最美的声音”,道睿智谋事之言,献务实管用之策,将为改革发展凝聚强大动力,不断促进党心民意的交融汇聚,推动政治文明取得更大进步,走好复兴之路上的关键一程,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科2020级硕士研究生郭鹏成:每年“两会”是我们国家的大事,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后,“两会”如期召开,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研究生,我们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潜心钻研,将科研和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的长河之中。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也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发展的事业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仰,提高政治站位,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17级本科生刘三禾:重任在肩,砥砺奋进!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表明了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定信心。报告中提出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级、产业链现代化等内容,为大学生党员指明了方向:作为新时代党员青年,要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贡献自己的青年力量。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2017级本科生王馨璐:“两会”汇聚的是14亿人民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关注着后疫情时代处于重要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将如何擘画新阶段的发展方向与路径。作为一名党员,我关注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后,如何走好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新起点。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勇担时代使命,自觉地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更好地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17级本科生杨露:作为毕业年级的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便是在“两会”中提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今年“两会”关于教育和就业出了新的政策,乐观的就业形势增强了我们的就业自信,就我们自身来说,应该对照两会这面“镜”,检验自己面对未知的未来时是否有如磐石般的信心。我们应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中去,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创新、脚踏实地守初心践使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
撰稿:李明泽 编辑: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