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

学校喜迎2018级本科新生入学

发布时间:2018-09-03来源:校报编辑部 点击:

9月1日,建大在忙碌中苏醒......大红拱门装点校园环路,各式各样的帐篷依次排开,喷绘海报、条幅标语,各学院迎新处、引导站、校级组织迎新站、志愿服务站……整个校园准备妥当,为2018级新生服务导航。从8月28日、29日起,学校便开始了迎新的筹备工作,确认各个细节准备就绪。用满满的关怀和完善的服务迎接2018级新生到来。

你好新同学

在沈阳北站和沈阳站,沈阳建筑大学迎新的牌子特别醒目,志愿者同学和新生们很快熟悉起来,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新生和家长有序来到乘车地点,由位于奥体中心地铁站和校内的志愿者同学接力引导。同学们的热情感染了一路辛劳的新生和家长,当迎新接站车驶入校园,火热的场景映入眼帘。建大欢迎你,2018级新同学!

2018年,我校共招收本科生2843人,其中男生1830人、女生1013人。截至9月1日下午5时,2018年全校本科生报到新生共计2772人,其中,通过绿色通道报到人数25人,综合报到率为97.5%。

校领导看望新生

上午,学校党委书记董玉宽,校长阎卫东,校党委副书记宁先圣,副校长陈瑞三、冯国会、张珂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迎新现场,看望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慰问参与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

董玉宽一行来到学生公寓1号楼前,看望报到新生与迎新工作人员,并与现场的新生、校友及老师亲切交流。在迎新现场,艺术学院徐文教授正在创作一幅学校老校门的实景油画作品,这是艺术学院为了新生报到及喜迎学校建校70周年,创新开展的“百人共绘老校门”活动。董玉宽表示,在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在服务新生的同时浸润建大校史文化,这样的形式很新颖,这样的现场教学也更生动,希望2018级新生继承建大精神,把握大学时光,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成为优秀的建大人。

徐文表示,今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能在新生报到的特殊日子里和学校师生共同描绘老校门,感到意义非凡,在营造迎新氛围的同时,传递了建大的精神与文化,对新生是个激励,激励他们在建大精神的感召下,度过充实的大学时光。

为了此次活动特意返回母校的艺术学院2008级校友郑力玮说,今年的新生真是幸运,刚进学校就赶上了学校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作为在外打拼的建大学子,特别羡慕他们,希望学弟学妹们和我们一起努力为母校增光添彩,也祝愿母校再创辉煌。

阎卫东一行来到“绿色通道”前,与在此办理入学的新生亲切交谈,他将学校精心准备的“新生大礼包”送到同学手上。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带着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完成未来的大学生活。他叮嘱同学们,有困难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寄语同学们要珍惜大学时光,不负青春韶华。新生们接过这沉甸甸的礼包,感谢学校的关怀与温暖,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学校的厚爱和帮助,珍惜时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关爱。

简洁周到的迎新服务

学校的报到流程非常简洁,所有学院报到处均设在新生宿舍楼下,新生们只要在报到处确认身份即可入住寝室。需要办理绿色通道等其他手续的同学,在入住后再到相应服务站办理即可。“为新生提供便利服务是我们的责任,让新生感到学校对他们的欢迎和热情,是我们的骄傲。”在报到处工作的老师们说。

往来在校园中的新生服务车是迎新时的一道靓丽风景,从校门口到新生接送点,一趟又一趟地往返,接送的不仅是新生与家长,更传递了建大对学生的一片热忱之心。

欢声笑语迎新时

随着新生越来越多,校园里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很多学院都精心设计了新颖的放大版“入学纪念卡”,竖立在学生宿舍和报到处,新生和家长可以合影留念,留下一份与建大独特且珍贵的纪念。

刚来建大不了解学校路线?不用怕,校报编辑部贴心地为大家印制了由校园广播电视台学姐手绘的建大地图,学生记者们在各个主干道上为大家免费发放,为新生的报到流程保驾护航。新生们扫码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在便签上留下初入大学的祝福与梦想。

新生们刚一下车便能看到两只憨态可掬的“易班熊”在冲自己招手欢迎,展示着建大的热情。“易班熊”身后的留言板上也写满了大家的心愿和祝福,“希望能拿到奖学金”“建大我来了”“欢迎学弟学妹们”……还有开心的家长,也忍不住与“易班熊”合影留念。

绿色通道架起爱的桥梁

“这个送给你,欢迎你来到建大。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未来,就是一家人了!”简单的话语温暖了学生的心。

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学校的承诺。今年,学校还准备了校园卡爱心充值券,第一时间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上了学校的温暖与关怀。整个上午,绿色通道服务站都十分忙碌。在学生处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同学们有序地为有需要、符合要求的同学办理手续,发放大礼包,为家庭贫困学生免除后顾之忧,顺利办完手续的同学脸上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寝室我们的家

学生公寓中,较早完成入学报到的新生已经来到寝室,开始布置即将生活的地方。父亲一趟一趟搬运行李,母亲细心地铺起了床铺,“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即使明知孩子已经可以独立生活,但做家长的依然想要再完成一次爱的关怀。还有一些独立来报到的新生娴熟地整理着寝室,我们“00后”也是好样的!

有温度的“下车面”

“上车饺子下车面”,这是传统的迎送习俗,在2018级新生踏入校园之际,学校为所有新生和他们的家长精心准备了暖意浓浓的迎新面。在入学的第一天,新生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对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充满了希望。家长说:“陪孩子报到时收到迎新面的用餐券,我有点意外,学校如此用心,我们做家长的也非常感动。”

整理好寝室,新生和家长们兴致勃勃地参观起即将学习生活的校园。走一走中央水系的桥,看一看铁石广场的铜像,逛一逛古建筑保护群,品一品书香四溢的图书馆,吹一吹稻田清香的风……在这样一个风清气爽的九月,建大,我们来了!

 

撰稿:校报编辑部 摄影:大学生通讯社

上一条:学校党委书记董玉宽到建筑与规划学院党委调研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
下一条:校领导调研校办企业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