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委员会委托,5月9日至11日,由东南大学段进教授任组长,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史怀昱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广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苏功洲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李王鸣教授组成的专家视察组莅临我校,对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视察评估。
5月9日上午,我校在办公楼301会议室召开评估见面会。专家组全体成员,学校领导董玉宽、笪克宁、冯国会,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建筑与规划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城乡规划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评估相关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副校长冯国会主持见面会。
学校党委书记董玉宽在见面会上致辞。他向专家组简要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的基本情况,肯定了建筑与规划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城乡规划专业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新时代下城乡规划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办学成果、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面临的迫切任务。他表示,希望与会专家对城乡规划专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进一步壮大发展。
冯国会向专家组汇报了学校的办学基本情况、学科建设和本科研究生教育情况,着重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科学研究与服务地方科技方面的创新工作,对建筑与规划学院的学科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作了汇报。
段进教授介绍了此次考察的主要任务、工作方式和工作目标。他强调,此次来到建大,主要任务是考察,目标是加强专业建设,专家组将对自评报告中的主要内容进行核实,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住建部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提交评估结论建议和现场考察报告。

见面会后,城乡规划专业评估汇报会在建筑博物馆报告厅举行。建筑与规划学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关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的汇报。
在三天的紧张工作中,视察小组巡视了校园,参观了建筑博物馆、新建大城市规划院、天作建筑研究院、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研究院、GIS都市国际研究中心等学科建设组成机构;巡视了学院的办学条件和设施——学院图书馆和图档中心、教研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寒地健康城市与舒适建筑研究中心、本科生专业设计教室、研究生导师工作室等。
视察小组参观了建筑学院发展成果展、城乡规划专业优秀作业展,审阅了培养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管理文件,调阅了本科设计类作业;调阅了相关试卷;观摩了本科、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审阅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及培养过程文件、城市规划设计作业,观摩了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分别召开了本科生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代表、研究生导师代表、本科生代表、研究生代表、本科及硕士毕业生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座谈会,并与学生代表共进午餐进行交流。
5月11日,视察意见反馈会分别在建筑与规划学院会议室和建筑博物馆报告厅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学校领导董玉宽、笪可宁、冯国会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反馈会上,段进教授代表专家组反馈了此次对我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认证意见。他高度肯定了我校城乡规划学学科的办学特色和经验。他指出基于沈阳建筑大学多学科土建类专门学校的学科资源,在建筑、规划、景观三位一体的学科集群基础上,加强学科通识基础教育,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学院教学机构中设置基础教学部、工科专业课系列,保证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大类人居环境学系统的基础专业教育,形成了综合教学优势,为培养复合式城乡规划工程技术人才和建设管理人才奠定了基础。
立足于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和人文积淀,围绕北方寒冷地区和老工业城市地域特征,注重教育与人才培养为地方服务。通过教学和实践课题使学生深入了解地域性规划特点。研究生论文选题依托“寒地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大多紧密结合东北城市建设问题展开,充分体现了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等地域性研究的特点。城乡规划专业以“1馆、2院、6研”为平台,形成由领衔教授、骨干教授、青年教师、专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稳定教学科研团队。毕业设计授课、专业实践和论文开题等环节,都由团队负责组织完成,发挥多导师优势和梯队优势,共享资源、共同指导,为城乡规划学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多维的培养路径。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城镇群空间规划与动态监测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中的辽东湾新区城市规划设计重大项目,积极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发展。体现出沈阳建筑大学城乡规划学科的科研与规划设计水平。
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张伶伶教授在会上代表学院发言,就城乡规划专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作了表态。将继续依托现有资源和优势,推动城乡规划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提升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撰稿:黄木梓 摄影:王希 编辑: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