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征文工作现已开始,现将有关通知如下:
一、征文内容与参考选题
征文内容: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各学科领域发展前沿和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等方面。
参考选题:
1、 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2、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3、 关于推进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大装备成套能力、基础产业配套能力和生产性服务业支撑能力的对策建议
4、 关于整合集成沈阳地区高校院所科技资源,推进我市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5、 深入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工业竞争力
6、 关于促进沈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建议
7、 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对策建议
8、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深度发展背景下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对策建议
9、 实施创新驱动,加强人才培养和智力资源开发,着力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体系
10、 建设现代建筑产业园,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
11、 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制造为重点,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12、 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
13、 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4、 关于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发展沈阳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15、 关于加快沈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6、 关于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17、 关于工业产业集群现状评估与未来发展的对策建议
18、 关于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19、 关于提升东北区域金融核心区地位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20、 关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建议
21、 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对策建议
22、 关于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3、 关于新能源与沈阳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对策建议
24、 关于优化沈阳市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建议
25、 关于培育消费增长点,拉动沈阳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26、 关于增强实体经济对沈阳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途径与策略的对策建议
27、 关于进一步深入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28、 关于提升沈阳农业人口收入水平的途径的对策建议
29、 关于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商贸服务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0、 关于提升沈阳支柱性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 关于提高沈阳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对策建议
32、 关于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提升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33、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机制的对策建议
34、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特色街区、特色建筑保护的对策建议
35、 关于物业服务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36、 关于切实提高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37、 关于提升沈阳文化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8、 关于突破城市应急响应中的交通瓶颈问题的对策建议
39、 关于提升高科技企业辐射力、带动力的对策建议
40、 关于构筑市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41、 关于建设美丽沈阳的社会动员及市民行为规范化的对策建议
42、 关于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模式的对策建议
43、 关于房地产业展会模式创新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关于后全运时代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效率保障模式的对策建议
45、 关于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市民满意度绩效测评体系的对策建议
46、 关于物联网在沈阳的应用前景的对策建议
47、 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沈阳市生态文明水平的对策建议
48、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带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49、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
50、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51、 推进节能减排,加快节能低碳产业发展,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水平
52、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立、互动和融合发展
53、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54、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城乡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55、 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减灾应急能力
56、 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新型工业化的服务体系
57、 发挥技术优势,推动化工产业升级
58、 抓住十二届全运会的契机加速沈阳经济区体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59、 关于进一步改善我市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60、 能源发展战略与新能源开发
61、 信息科学与电子技术
62、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63、 材料科学与制备技术
(注:其它相关学科及工作论文也可报送)
二、论文申报要求
(一) 各单位要积极组织撰写论文,并负责论文整理和初评工作。第一作者每人最多申报两篇论文。
(二) 所申报的论文请勿涉及保密内容,请作者确保论文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文责自负。
(三) 初评后的论文由各单位择优报送科技处。
三、文字及格式规范
(一)论文内容要紧扣会议主题,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二)字数不超过4000字,用Word软件编排,用A4(210*297mm)标准纸打印。
(三)文章结构:论文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四)论文格式:
1、用A4(210*297mm)标准纸打印,版芯(即文字和空格等所占的范围)居中,版芯大小为38行*40字(5号字)。
2、文章题目:用三号黑体,居中排。题目中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小三黑体
3、作者姓名:小三号楷体,居中排,两字姓名中间空一全角格,作者之间用逗号区分。
4、作者单位及邮编:五号宋体,居中排,全部内容置于括号之中。
5、中文摘要:“中文摘要”二字用小五号黑体;内容用小五号宋体,不少于200字。
6、关键词:需列出3-5个。“关键词”三字用小五号黑体,其他用小五号宋体。
7、正文:五号宋体通排。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序,一律左顶格排版。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排序。
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并用英文书写,如km,kg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不超过5幅。图(表)须有图(表)题,紧随文后,且在同一页面。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8、参考文献:文章必须有参考文献,请列主要的参考文献,在文中对应位置以右上角标的形式标注;“参考文献”四字作为标题,五号黑体,居中,段前段后各空0.5行;参考文献内容用小五号宋体;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连续出版物:[序号]作者.文题[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2)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 .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3)译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4)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C]//编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5)学位论文:[序号]作者.文题[D].所在城市:保存单位,年份:起始页码-终止页码.
(6)专利:[序号]申请者.专利名[P].国名:专利号,发布日期.
9、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字用小五号黑体左起定格排;简介内容用小五号宋体,不超过150字。内容和顺序是: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职称、研究领域、通讯地址、邮编、电话、E-mail等。
四、论文出版和奖励
本届学术年会论文将采用电子出版物形式,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编辑出版。为进一步提升文集的层次和学术价值,扩大学术年会的影响力,该论文集将编入《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该数据库是我国以全文数据库形式连续出版重要会议论文的国家级电子期刊(中国标准刊号:CN11-9251/G;国际统一刊号:ISSN1671-6787)。
为进一步突出学术年会服务沈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性,发挥咨询建言的优势和作用,今年在征文方面将更加注重对策和建议类论文,对决策参考有明显作用的论文将给予奖励。
五、征文截止日期
请各单位于2013年4月26日前,将论文打印稿2份和《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征文汇总表》1份(见附件),报送科技处,报送纸质材料同时报送材料电子版。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魏溯华
电 话:24692876
E-mail:kjc@sjzu.edu.cn
附件:《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征文汇总表》(详见科技处主页通知)
科技处
2013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