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新闻

中新国际工程学院与辽宁希地环球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发布时间:2025-05-06来源:中新国际工程学院 点击:

4月30日,中新国际工程学院与辽宁希地环球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在学院丙2-503-1会议室举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尹浙霖主持,学院院长项英辉,直属党支部书记黄喜来,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任海良等学院领导及专业教师代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相关教师,来自辽宁希地环球的副总经理马琳及多位企业实践导师出席会议。会议围绕实践教学、科研合作、课程共建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并正式签署为期五年的校企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产教融合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会上,举行了校外导师聘任仪式,正式聘请郑立颖、王颖、赵喆、张津津、孙琪、张玲、陈芳艳七位企业骨干为学院实践导师。项英辉在致辞中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发展成就。学院作为学校与新西兰应用型高校合作设立的国际化学院,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工程造价三个专业,其中两个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强调“强基础、重实践、国际化”,当前在校生475人,办学规模正稳步增长。马琳从企业发展与行业趋势出发,阐述了对复合型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在建设工程全过程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等领域,企业亟需具备技术与管理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她表示,非常期待通过共建实践基地,探索“项目驱动、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双方围绕“需求导向、灵活合作、多元供给”原则达成三项共识:一是深化实践教学协同,辽宁希地环球建设将开放造价审计、工程咨询及大数据项目等实习岗位,通过“现场勘测-算量-套价”阶梯式培养模式,由企业骨干担任校外实践导师,联合校内教师全程指导课程实践、毕业实习与设计,实现学生“理论+实践”双向提升;二是强化科研创新联动,依托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优势,结合企业数据中心验收、智慧城市建设、碳排放诊断等项目需求,联合开展“AI+工程造价”“大数据+工程咨询”等横向课题研究,推动技术成果落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优化课程体系布局,针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探索在计算机与大数据专业增设“项目管理模块”,在工程造价专业融入“智慧城市”内容,强化统计学及STATA/SPSS等工具教学,并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大数据”微专业,通过跨学科课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精准对接行业前沿需求。

此次合作不仅是中新国际工程学院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也为辽宁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活力。未来三年,双方将以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核心,打造“教学-实践-科研-就业”闭环式协同育人生态,共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本土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撰稿:刘雅琪 编辑:韩丹

上一条:后勤服务集团积极推进校园基础设施维护建设
下一条:后勤服务集团党委开展“育树护绿守初心,育才铸魂担使命”植树活动